【中秋節掛燈籠的由來】燈籠在香港的意義 |中秋以外 |中秋節為什麼要掛燈籠 |

【中秋節掛燈籠的由來】燈籠在香港的意義 |中秋以外 |中秋節為什麼要掛燈籠 |

古代,燈籠其主要作用是照明,是團圓象徵。

一支民謠説出了它喜慶色彩和功能:“正月十五鬧花燈,五月端午掛紅燈,六月無風放天燈,七月十五蓮花燈,八月十五玉兔燈,九九重陽孔明燈。

”北宋《武林事》中,記載中秋夜節俗,有‘將“一點紅”燈放入江中玩耍活動。

一些地區,中秋節做燈籠有添丁意。

這是讓自己姑娘前途光明,日子過得紅紅火火,有一層意思是希望姑娘能夠夫家添丁。

因為“燈”與“丁”語音,意味着人丁興旺,連綿不絕。

廣州、香港地,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,樹作豎,即燈綵豎起來意。

小孩子們在家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、楊桃燈或正方形燈,橫掛竿中,起於高杆上,高技起來,彩光閃耀,為中秋添一景。

孩子們多比賽,看誰豎得,豎得多,燈綵。

廣東地區,會中秋夜佈置燈會,扎制電燈照亮大型現代燈綵,還有用塑料製成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耍。

廣西南寧一帶,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,有柚子燈、南瓜燈、桔子燈。

所謂柚子燈,是柚子掏空,刻出圖案,穿上繩子,內點蠟燭即成,光芒淡雅。

南瓜燈、桔子燈是瓤掏去而成。

雖然樸素,但製作簡,受歡迎,有些孩子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。

香港人過中秋佳節,大人吃吃月餅、賞月,小朋友玩玩燈籠是指定動作。

燈籠作為傳統慶祝裝飾品,歷經時代變化,最初紙紮宮燈、到戰後有金魚、楊桃、玉兔形紙紮燈籠、柚燈籠、牛奶嘜燈籠、到現時塑膠燈籠,是年代小朋友集體回憶。

然而,燈籠早期香港有作用,一方面是當時治安欠佳,燈籠是保障路人有工具,另一方面是中、西方囍慶飾品。

1841年香港開埠,同年香港開闢第一條道路 — 皇后大道。

香港當時受海盜及土匪問題困擾,港督府及商行盜賊洗劫過。

增加道路安全及以免匪賊黑夜中犯罪,負責管理馬路及交通問題道路總監哥頓(Alex Gordon,a.k.a 港督砵甸乍表弟)1844年頒佈《秩序及條例》(《Good Order and Cleanliness Ordinance》)。

條例中規定皇后大道兩旁房屋及商店入夜後,門外掛上燈籠。

延伸閱讀…

中秋節為什麼要掛燈籠?

提燈籠_百度百科

政府打算私人資源解決道路照明問題,洋、華商行沒有遵守法律。

因此1856年政府決定提供公共照明系統,維多利亞城設立火水街燈,同時推出《維多利亞城照明條例》(《LIGHTING THE CITY OF VICTORIA ORDINANCE》),街燈開支歸於差餉中,業主需要每年付應課差餉總租值1.5%作照明費,燈籠失去街道照明功能。

燈籠是香港早年出夜街必需品,沒有燈籠情況下出夜街可能會監禁。

1842年10月,一班來華南盜賊香港連環犯案,令當時警察總長威廉·堅認多數犯人是華人(雖然是事實,但華人人口比率歐籍居民多出幾倍),所以他1842年尾華人宵禁令,禁上他們夜晚十一時日出期間外出。

後來因香港犯案率企,威廉·堅宵禁時間改為九點開始,規定「更夫」以外,所有華人如要夜出要帶顧主/華人士紳擔保信到警署申請「夜行紙」,夜行時提着燈籠,保證他人看見。

這項具有歧視性質法例不但受華人居民,英國、歐洲人(是教會),認為會影響香港聲譽及公平,1860年代後反聲音認為香港有街燈,要求華人提燈籠外出十分無謂。

可是威廉·堅以滿清政府有宵禁,拒絕廢除規定。

1857年定例局通過《鞏固殖民地安寧修訂條例 》 (《An amended Ordinance for better Securing the Peace of the Colony》),若違反宵禁令會被判罰款、苦工,鞭笞或木板示眾。

延伸閱讀…

【中秋佳節】中秋以外,燈籠在香港的意義

消閒及娛樂- 中秋玩物燈籠的由來及意義

對此法例反對者包括第8任香港總督軒尼斯,他1881年英國王室成員訪港期間廢除宵禁令,而此期間只有數宗罪案發生。

但於他本身歐籍居民關係,令他得不到支持廢除宵禁。

直到1897年,伍廷芳多名華人領袖及部分開明歐籍人士抗議下,港督羅便臣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鑽禧契機廢除此法令,但表示港府後可以實施宵禁。

每逢節日,例如元宵節、七夕、中秋節,華人喜歡張燈結綵,掛滿燈籠作慶祝及宗教活動之用。

香港華人例外,1843年維多利亞城華人舉行一場祈福儀式,城內掛滿燈籠及炮杖,令城內西人感到不便及。

距離中秋不到一個月, 大街小巷能看到月餅蹤影有些小販開始開賣燈籠了,而我們天寶園今天主題是“什麼中秋節提燈籠”,這主題是小編和顧客聊起一個話題, 今天大家解答一下~

花月圓人團圓,中秋節慶團圓, 作為中華文化中三大傳統節日中秋節,擁有著許多寓言故事傳統價值,例如令人影像嫦娥奔月、玉兔搗藥以及吳剛伐桂神話傳説。

而後來中秋節吃月餅是相傳元朝末年,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起義反抗元朝暴政之際,軍事劉伯温想到計藏有紙條藏入月餅裡面,然後散播消息説 “來臨冬天會有瘟疫,要預防吃月餅”。

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,到了八月十五當日各路義軍和人民響應,讓起義軍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一發不可收拾, 將蒙古官兵殺了,推翻了元朝。

這使得後來皇帝朱元璋中秋節,當年起兵時秘密傳遞信息「月餅」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,使得後中秋節吃月餅習俗民間流傳開來。

不過,中秋節尚有個具有特色和傳統習俗—提燈籠,是出自哪裏呢?

燈籠文化始於中國西漢時期,原是元宵節用來增加喜慶氛圍;到了唐太宗時期開始中秋節這天提燈籠活動, 讓這變成中秋習俗。

民間有個傳説~孩子不能提隔年燈籠, 所以中秋節當天要讓孩子們“打燈籠”,讓燈籠碰撞一起後燒起來用意是 《厄運遠離,好運到來》, 那這只是傳説而已,大家還是讓孩子們提燈籠免得發生意外。